
10月25日下午,园艺学院成功举办“小园探秘记:园艺与智能实验之旅”科普活动,高新小学110余名三年级学生走进校园,在师生引导下开启园艺科普之旅,近距离接触科研,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启梦:解码 “园艺”,科学扎根生活
“园艺是什么?”活动开场,杨成泉老师借汉字渊源,从“园”的圃垣讲到“艺”的栽种,展现园艺从古老到现代的发展,再以果树、蔬菜等领域的科研方向,让孩子们恍然:“吃的苹果、看的鲜花,都是园艺科研的结果!”,“科学在身边”的种子悄然扎根。
探秘:实验室里,解锁植物微观世界
在精密设备探秘环节,师生手把手教孩子操作显微镜:光学镜下观察 “植物呼吸窗口”气孔,激光共聚焦镜呈现叶片3D储水结构,扫描电镜展示带“刺”花粉的传播原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里,老师展示“一叶成林”:讲解茎尖外植体到完整幼苗的生长过程,以及脱毒技术防病虫害的科学原理。“这不是魔术,是科学!”孩子认真记录组培苗状态,科研探索的种子开始萌芽。
浸润:动手实践,培育科学求知精神
茶香小课堂上,白娟老师团队带孩子认识六大茶类,更借“双手捧杯、目视对方”的奉茶指导,传递感恩之心与人文科学交融理念;苹果品鉴时,刘翠华老师引导孩子化身“小小品味师”,依《苹果科普品鉴表》用“看、闻、尝”记录数据,交流“瑞香红香气浓、瑞雪更适口”的发现,在观察比较中植下严谨科学精神。
绽放:手作纪念,满载续梦想
手工环节,孩子们将下午的园艺科普见闻融入创作:用干花、彩笔、丝带制作专属书签,有的绘出显微镜下的花粉,有的标注“苹安喜悦”等文字,让科普记忆定格在作品里。随后,他们接过沉甸甸的活动纪念袋,袋中装着清甜的科研苹果、心心念念的盲袋与象征荣誉的“园艺小达人”证书,惊喜笑容瞬间绽放,让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热情长久延续。
期许:静待科学种子长成参天树
“孩子讨论花粉传播、组培苗生长的样子,让我感动!”高新小学邓老师说,沉浸式科普比课本更有感染力。园艺学院副院长袁黎表达,我院作为首批入选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将持续通过“实验室开放日”“科普课堂”,让更多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园艺科学魅力,培育农业科技后备人才。
暮色渐浓时,孩子们满载梦想离开。今日播下的园艺科学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