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快速通道

提升茶叶加工水平 助力紫阳产业扶贫

来源:   作者:周杰   发布日期:2020-09-17     浏览次数:

     

近年来,茶产业成为陕南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紫阳作为我国第二大富硒茶区,生产上以优质绿茶为主,近年来又创制了紫阳红茶,恢复了紫阳白茶,优化了产品结构,充分利用了茶树鲜叶资源,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紫阳县白茶、红茶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助推产业扶贫,应紫阳县总工会请求,由陕西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和我校茶叶创新团队牵头谋划,紫阳县总工会和紫阳县茶业发展中心于9月12-15日举办了紫阳县茶叶骨干企业白茶和红茶加工技能提升培训班。

合影_meitu_1.jpg

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我校园艺学院余有本副教授联合体系岗位专家,在综合研判紫阳县茶产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本次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安排,选派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我校周天山副教授,并邀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朱留刚老师作为本次培训授课老师。

本次培训分为三个环节,即白茶和红茶加工技术理论培训、白茶和红茶加工实际操作培训和茶叶品质诊断。

图1_meitu_1.jpg
茶叶加工技术理论培训


加工实操培训.jpg
加工实际操作培训


茶叶品质诊断.jpg
茶叶品质诊断

来自紫阳县具有SC认证企业的50位生产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后纷纷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安排切合产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性强。加工技术理论部分的培训,让学员深刻理解白茶和红茶加工理论及品质形成机理,为“看茶做茶”奠定了基础。机械加工和手工加工两种实操方式,让大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白茶和红茶加工各工序的技术要领,进一步提升了实际加工水平。茶叶审评环节,首先对各个企业白茶和红茶样品进行了感官评价;其次分析了各个样品的品质成因,并溯源到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产品品质的具体措施。

培训总结会上,紫阳县总工会主席李龙安同志对本次培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对陕西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我校为本次活动做出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并期待陕西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能够持续为紫阳茶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紫阳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编辑:张婷     终审: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