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0 日,首届 “智绘园艺 AI 视频赋能计划” 第一期 ——“AI 赋能,创‘艺’无限” 实验室 AI 视频评选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旨在培养学生多维度 AI 应用能力,通过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能力,为园艺科研实验室的数字化传播注入了新活力。
跨界融智,雕琢科研数字新名片。活动自启动以来便备受关注,吸引了 25 支学生团队踊跃参与。参赛者们围绕园艺学院实验室的大型设备、创新技术、实验操作等内容,充分运用 AI 技术,将神话 IP、童话解谜、科幻叙事等元素融入科研场景,创作出一系列兼具科技感与观赏性的短视频作品,突破了传统科普的范式,打造了一系列实验室的“数字名片”。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 18 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作品《99%的人不知道!实验室里的 “黑科技” 有多酷》更是斩获专业评审与网评的双重认可,同步摘得 “最佳人气奖”。
妙作竞秀,群策赋能长效新篇章。本次活动评审会由园艺学院副院长李征主持,邀请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专业学院及研究生院部门负责人等5人组成现场专家评审团,从创意、技术、内容等多维度对作品进行严格评选,同时提出了深化建议。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副处长纪克攻强调 AI 视频应实现 “知识性、可读性并重”,并建议为专业内容添加科普标签;教务处副处长安福定提出聚焦并分系列细化仪器操作指南,积累教学微课资源;正高级实验师崔璐建议将大赛成果应用于实验室科普与培训;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玉峰期望以更流畅的视频、更广泛的传播激发学生创造力,推动学科平台持续向好发展。
以赛促创,开启科研传播新范式。此次活动是 AI 技术与科研教育深度融合的里程碑。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AI赋能实验室管理智能化、科研成果可视化、人才培养复合化的创新路径,组建跨学院团队,打造产学研联动的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随着后续活动的开展,AI 短视频将逐渐嵌入实验室设备与安全培训、招生宣传、对外共享服务平台等应用场景,这些兼具科技温度与传播效能的“数字名片”将成为连接科研与公众的桥梁,为植物生产类学科的数字化、创新化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科研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智绘园艺・AI视频赋能计划”将以技术革新重构科研表达范式,为青年学子打造兼具学术深度与创意活力的实践平台。正如获奖团队队长王培轲说:“从AI小白到数字策展人,我们用镜头重新定义实验室的硬核浪漫。”园艺学院副书记胡代欣表示这场AI与园艺的“双向奔赴”,不仅是工具与场景的结合,更是科研范式与教育形态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