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快速通道

寻味南粤巴渝,共绘果业新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 级园艺专业南方研学纪实

来源:   作者:园艺2303班 韩雨晴、文颖强、李智、牛春东   发布日期:2025-07-10     浏览次数:

     

1.jpg

2025625日至7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业21名同学在文颖强教授、李智副教授及牛春东副教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跨越四川、重庆、广东多地的研学之旅。此次《园艺生产实习与调研》实习,通过深入产业一线、探访科研平台等多元形式,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常绿果树生物学特性的认知,巩固了专业知识,了解了产业问题,训练了科研思维,更搭建起校地协同、产学联动的重要桥梁,也为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三农情怀埋下了种子。

2.png

武胜调研:解码大雅柑全产业链,锚定校地合作新方向

6月26日,在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贺明阳副教授、曹立教授,以及武胜县果树蔬菜技术指导站张杰站长、陈杨副站长的共同引领下,师生团队深入武胜县,聚焦大雅柑全产业链开展专题调研。一行人先后来到龙女镇青岩村晚熟柑桔专家大院、三溪镇观音桥村“柚香谷”种苗基地及香柚—黄精标准化种植基地、四川蔓达林果业有限公司、武胜县康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柑橘的育苗技术、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市场销售等关键环节,围绕成果转化与产业实践、种植技术及管理经验、育苗方法和特色套种模式、采摘加工与品牌营销等进行了深度研讨,近距离全方位感受了武胜大雅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成效及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发展路径。

3.png

科研探秘:实验室与资源圃里的“知识充电”

6月27日,研学队伍抵达西南大学园艺学院。在周坤副教授的带领下,席万鹏教授、景丹龙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先进设备、研究方向及代表性成果,让同学们对兄弟院校的科研条件及成果有了近距离接触,拓宽了学术视野。随后,团队前往西南大学枇杷种质资源圃,党江波老师系统介绍了枇杷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创新研究,直观感受到种质资源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随后,贺明阳副教授带领研学队伍抵达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在国家柑桔工程技术中心展厅,同学们认真聆听了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师资队伍、研究成果等内容,带给学生们深深的触动。在柑桔加工中试车间,同学们品尝了NFC柑桔果汁,并且充分了解了柑桔汁加工关键技术、皮渣资源再利用、质量安全控制等专业知识,使同学们对柑桔的采后加工有了更深的认识。

4.png

热带水果探秘:从田间地头读懂品种特性

6月28日至7月1日,研学团队南下湛江,来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热科院南亚所)。热科院南亚所孙伟生副研究员热情接待并带队考察,在热科院南亚所的种质资源圃中详细介绍了菠萝、荔枝、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及产业现状。29日,在热科院南亚所吴青松副研究员的陪同下,一行人前往徐闻县,走进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的规模化种植产区,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谢盛良所长从香蕉的品种特性,繁殖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产业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30日,热科院南亚所李国平老师带队走进雷州,实地参观芒果、菠萝蜜、火龙果、百香果等种植园,通过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不同产区的产业特色与运营模式。7月1日,师生参观了位于广东茂名高州市的中国荔枝博物馆,对岭南荔枝的历史文化、国内外的荔枝品种、栽培历史、繁殖和栽培技术以及产品加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品鉴收官:果香里的收获与温情

实习收官当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果品鉴会在酒店举行。餐桌上,湛江的菠萝与芒果果香浓郁,这些研学途中收集的特色水果,成为师生交流的“活教材”。同学们围坐畅谈研学感悟,老师们则结合果实特性,生动解读品种优势与风味形成机理,让课堂知识在欢声笑语中落地生根。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品鉴会,既加深了大家对水果品种的认知,更凝聚了师生情谊,为此次研学画上温馨句号。

7.jpg

此次跨越南北的研学之旅,既是一次专业实践的“练兵”,更是一场产学融合的“破冰”。它不仅夯实了专业基础,提升了实践能力,更推动了校校、校地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合作探索。未来,各方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深化联动,共促果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