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成效,推动党员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教育与党务骨干能力提升深度融合,2025 年 11 月 16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第十九期发展对象、第二十二期预备党员及第三期党支部骨干代表,在辅导员李剑波老师的带领下赴宝鸡开展联合研学活动。学员们先后走进宝鸡长乐塬抗战纪念工业园与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战火记忆中淬炼党性,在文明根脉中坚定自信,完成了一场兼具思想性与实践性的初心淬炼之旅。

一、长乐寻踪:工业抗战的精神密码
研学首站抵达宝鸡长乐塬抗战纪念工业园,这座 “中国抗战工业摇篮” 成为学员们共同的精神课堂。穿行于保存完好的窑洞工厂、薄壳车间,斑驳岩壁上的红色标语、锈迹斑斑的机床设备、泛黄的生产报表,生动再现了 “机器轰鸣抗敌寇” 的热血岁月。大家互相分享感悟,结合入党初心交流体会,认真记录历史细节。先辈们在轰炸中坚守生产,靠的是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当,作为即将转正的党员,更要在专业学习中传承这份坚守。
二、青铜寻根:文明传承中的自信力量
循着历史脉络,研学队伍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在青铜礼乐中筑牢文化自信。作为全国首座青铜器专题博物馆,何尊、折觥等国宝级文物承载着三千年文明密码。在 “青铜铸史” 展厅,学员们重点了解了何尊上 “宅兹中国” 铭文的深厚内涵 —— 这是目前所见 “中国” 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大家围站展柜前,认真记录文物背后的家国情怀,联系自身使命分享传承心得。“我们要把这份自信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干力量。” 李剑波老师的现场导学,将文物鉴赏与党务工作、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三、研思践行:初心如磐中的使命传承
研学尾声,全体学员在博物馆展厅前围坐交流,学员们结合长乐塬的抗战精神与青铜器承载的文明力量,各抒己见、热烈互动。大家纷纷表示,党员的初心既要刻在心里,更要落在行动上,今后更应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宗旨!

此次联合研学活动创新融合党性教育、文化传承与党务能力提升,既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是一次务实的党务工作实践课。大家纷纷表示,将把研学收获转化为工作学习动力,立足园艺专业所长,在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推广中践行初心使命,以过硬的党务能力、坚定的党性修养、深厚的文化自信,为国家农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