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学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初心,10月25日上午,园艺学院第三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校史馆隆重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活动。园艺学院第三十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全程参与,在沉浸式学习中汲取西农精神力量,筑牢服务“三农”的思想根基。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学员们循着学校发展的时间轴线,深入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百年办学历程中的使命担当与精神传承。校史馆内,泛黄的办学章程、珍贵的历史照片、历经岁月洗礼的科研仪器、详实的成果展板,无不诉说着学校与国家农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奋斗故事:从建校初期克服艰苦条件、坚守农业教育阵地,到战争年代辗转办学却始终未停育人生业;从新中国成立后牵头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助力粮食增产,到新时代在种业振兴、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科研成果,每一段历史都紧扣“服务三农”的核心主线,每一个故事都诠释着西农人“扎根西部、奉献农业”的精神底色。
在“科技兴农”展区,学员们驻足良久。看到学校在苹果、猕猴桃等园艺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中,帮助万千农户实现增收致富的案例展板时,大家不仅深刻体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意义,更是增强了大家的专业自信。在“人才培养”板块,学校培养的学子奔赴全国各省市基层农业岗位、扎根一线服务乡村的事迹,让在场学员直观感受到“传承西农精神”并非概念,而是一代代西农人用行动践行的誓言。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深化了学员们对“入党为什么、求学干什么、未来做什么”的思考。
活动结束后,学员们围绕学习感悟展开交流。学员郝清心表示:“此前对学校的了解停留在课堂与校园,此次校史学习让我真正读懂了‘西农精神’的内涵——是先辈们攻坚克难的坚守,是服务‘三农’的执着。我今后要在专业学习中更加刻苦,争取未来能用园艺技术为乡村产业振兴出一份力。”另一位学员宋思睿则谈到:“校史馆收藏的不仅是历史,更是一所大学最珍贵的灵魂——那份对土地的深情,对家国的担当,至今仍在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心中激起回响。党旗飘扬的校史馆里,每一段历史都在告诉我们,个人的理想只有融入国家需求才有更重的分量。我会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加强思想淬炼,努力向党组织靠拢,未来扎根基层、贡献青春。”

此次校史校情教育活动,是园艺学院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引领的重要举措,既让学员们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发展脉络与精神内核,更以校史为“活教材”,强化了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