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校庆要闻

一代园艺人——何玉科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9-03     浏览次数:

     

  因为要采访何老师,所以提前开始做准备,在百度上输入何玉科三个字,就出来了大量有关何老师的介绍,包括个人简介、研究方向、研究工作以及近期论文等很多资料,关于学术性研究的东西我知之甚少,只觉得有这么多科研项目及成果的老师定然是极厉害的。

  满怀着敬意,细心揣摩着,该问何老师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术?求学经历?还是工作情况?……最重要的是,怎么联系到何老师?他有时间吗?他又愿意接受我这一无名小卒的采访吗?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心里隐隐担忧。

  好在一切进行的还算顺利,确定何老师出席了学院八十年庆典大会,在大会结束后全体参会人士拍照片的准备过程中,我留意到何老师的座位安排在马院长的旁边,于是我死死盯着座位,心中期待着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庞出现。说他陌生,是因为我从未见过何老师,说他熟悉,是因为在查找资料时何老师的照片已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炯炯有神的双眼,充满了智慧与坚韧,让人印象深刻。

  拍照结束,穿越人群,总算是来到了何老师身边。我简单进行自我介绍,简洁地表明自己的意图。何老师平和地回答:“我要去朋友家里,现在没有时间,要不你跟我一起坐车,在路上你可以问我一些问题……”我欣然应允,心里不禁对何老师充满了感谢,愿意给我这样一个采访他的机会。

  随何老师乘车前往他的朋友家里,这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感动。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老师的粗中有细更令人折服。车内除了司机外,还有一位老师坐在后面,出于对何老师的尊敬专门将前排座位留下,何老师考虑到要接受我的采访,就简单说明原因之后自然地提出坐在后面,没有让人感到一丝的不适。虽然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细节,却真的让我感到心里很暖。之前的担忧也随之而去,我迫切的想要更多地了解这样一位在学术上成果显赫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是怎样,他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过往。

  何老师1981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1984年在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获硕士学位,在杨凌这座小城一呆就是七年。一路上,他告诉我,他们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大家都十分拼命努力地学习。一开始,我并没有太多去留意细想,在我的思维里我一直知道老一辈的大学生相比我们现在的确要吃更多的苦,生活环境、学习资源等等很多方面都很不容易。但当我回来查找资料准备充实这篇文章时,我才猛然间意识到,何老师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首批高考进入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学生。他们这届学生经过“文革”时期,中学时代荒芜,那时有此机会进入大学,人人都格外珍惜上大学的机会,虽然基础不好,但个个都发奋努力,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何老师坦言,之后的科研道路上,大学时埋头苦学得来的知识给予了他很多的帮助,让他在科研方面走得更快更远。上大学期间,何老师除了学习课内的知识外,还大量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学习了英语、日语及俄语等多门语言,这些语言方面的优势对他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很大。他曾经在荷兰园艺植物育种研究所、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等单位进修或合作研究,而这些经历都离不开在大学求学期间认真严谨的求学态度及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我突然想起了冰心曾写的那首诗。她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渗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尽管何老师在校求学期间,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十分艰苦。但何老师却告诉我,当时8个人住一个宿舍,住在小平房里,环境不好,但学习氛围浓厚,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很美好,精神上的富足湮灭了物质上的贫乏。何老师动情地告诉我,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老师认真、纯朴,细心严谨的教学态度,哺育了他们这一代青年学生,给他们之后的科研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师们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教书育人风尚更成为我们学生的楷模。尤其是当时带自己的李洪元老师,大学期间就是自己的老师,研究生时也是自己的导师,把自己当儿子一样看待……在他的求学过程中,这样好的老师有很多,他十分感激恩师们对自己的帮助与栽培。感恩母校、不忘师恩,是这位1991年在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至今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上过的最生动的一节品德教育课。

  在谈及园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时,何老师强调,大学生在求学阶段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真正埋下头去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沉淀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提高自己的学科综合素养。

  车程很近,大概就五六分钟的时间,何老师就已抵达目的地。我的采访也不得不告一段落。想要再深入具体地聊一下,便询问老师下午还有没有时间,老师耐心地向我解释,下午行程已经安排满了,要拜访很多之前的老同学、老朋友,没有时间。很遗憾,但我还是向何老师接受我的采访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走在雨后清新潮湿的校园里,回想着跟何老师谈话的细枝末缕,想要理出些头绪来。突然,心里瞬时明朗了起来,了解一个人,不需要知道他的全部,因为展现在你面前的就是他的全部。在我的脑海中,又出现了那位青年时认真学习,学成后仍在知识的海洋里孜孜以求,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创新并心怀感恩,关心园艺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位普普通通但却不平凡的园艺人。